陈浩把那块湿透的塑料板往地上一摔,甩了甩手上的泥浆。雨刚停,空气里还飘着水汽,他脚边堆着几根歪七扭八的金属架,是从洪水中捞回来的温室残骸。远处田地一片狼藉,像是被谁拿叉子狠狠搅过一遍。
“你说这浮台得先搭多大?”他抹了把脸,转头问娜娜。
娜娜正蹲在一块半浸水的控制模块前,机械臂探出细线接入接口,光学眼扫过投影数据。“基础单元面积应不少于四平方米,需保证重心稳定。”
“行吧。”他叹了口气,弯腰去搬一根锈迹斑斑的支撑杆,“我这身子骨还没从昨夜抢救种子中缓过来,今天又要当建筑工。”
“你昨晚只睡了三十七分钟。”娜娜抬头看了他一眼,“建议分配体力任务。”
“建议个屁,”他哼了一声,“你不也一宿没关机?咱俩现在都是苟着不死的状态。”
两人忙活到中午,总算在低洼处拼出两个简陋种植槽。木板加金属框,底下垫了防水布,勉强能浮在残留积水上。陈浩把南瓜苗小心翼翼移进去,又在另一个槽里栽下番茄。
“按你说的,光照强的靠南,弱的靠北,藤蔓类不挨着直立类。”他拍了拍手,“这回总该和平共处了吧?”
娜娜已启动土壤扫描仪,光束扫过根部区域。片刻后,她声音微沉:“异常信号。”
“啥意思?虫回来了?”
“不是虫。”她调出一组波形图,“番茄根系持续释放酚类化合物,浓度超出正常值三倍。这类物质会抑制邻近植物生长,尤其是葫芦科作物。”
陈浩愣住:“它……在下毒?”
“更准确地说,是化感作用。”娜娜收起仪器,“某些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争夺生存空间。这是一种被动防御机制,但目前程度已接近攻击性排他。”
“好家伙,”他干笑两声,“我以为它们只是抢阳光抢水,没想到还会搞生化战。”
“你现在拔掉番茄还来得及。”娜娜说。
“可它长得挺旺啊。”陈浩盯着那株番茄,叶子油亮,茎秆粗壮,跟旁边蔫头耷脑的南瓜形成鲜明对比,“要不……换个位置?拉开点距离?”
“可以尝试。”她点头,“但必须实时监测,防止毒素扩散。”
接下来一个钟头,陈浩重新调整布局,把番茄挪到最东侧独立浮台,中间隔开两米空档。他又撒了些活性炭粉进土里,说是听老农民讲能“吸邪气”。
“那是迷信。”娜娜说。
“那你告诉我怎么办?”他摊手,“我又不是植物学家,总不能给它做思想工作吧?‘番茄同志,请你团结友爱’?”
娜娜没接话,继续扫描。数据显示,南瓜叶片萎黄状况仍在加剧,而番茄的根际微生物群落明显偏向厌氧菌种,显示出更强的环境改造能力。
“情况恶化。”她说,“即使物理隔离,已有毒素渗入水体,影响范围正在扩大。”
“那就断根!”陈浩抄起剪刀,冲过去咔嚓就是一刀,把番茄主根附近的一段侧根剪断,“我不信它还能隔着水放毒!”
娜娜静静看着他:“你刚才剪的是吸收营养的部分。”
“我知道!”他喘着气,“我只是……想让它冷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