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变异虫群的生物农药革命

野猪用鼻子推着那团湿泥,停在原地不动了。陈浩正要开口调侃,一股酸味却顺着风钻进鼻孔,像是谁把烂菜叶捂在铁皮桶里发酵了一个礼拜。

他皱眉转身,视线扫过番茄田时猛地顿住。

藤蔓在抖。

不是风吹的,是密密麻麻的黑点在爬。指甲盖大小的甲虫贴满叶片,外壳泛着油光,啃食的声音细碎得像雨滴落在干纸上。一眨眼的工夫,一片完整的叶子就被咬成了骨架。

“我靠!”陈浩冲过去挥手猛拍,几只虫子被甩飞,可更多的立刻围拢过来,前肢勾着后肢叠成一团,像一串会动的纽扣。

烟熏?他顺手抄起旁边烧剩的木棍去捅土灶,火星溅出来,虫群只是短暂散开又迅速合拢,甚至有几只直接扑火里滚了一圈,爬出来继续啃。

“这玩意儿不怕烫?”他一脚踩下去,脚下传来轻微的爆裂感,但下一秒,周围的虫子齐刷刷转向他,触角抖得像在开会。

娜娜已经站在田边,手臂展开,微型扫描仪从腕部滑出。“第175章样本后代,群体神经同步率百分之八十九,具备环境适应性进化。”

“翻译成人话!”

“它们学会了分工协作,且对热源攻击产生耐受。”

陈浩喘了口气,抹了把脸:“激光不敢开,怕把苗一起点了;火烧不行,土得烧坏;手抓?我有八百只手也不够。”他盯着那片千疮百孔的叶子,“再这么下去,明天咱俩就得改行挖草根吃。”

他忽然抬头:“咱们做个药吧,专治这种不要命的玩意儿。不毒死它,就让它犯迷糊,自己走人。”

娜娜收回扫描仪:“可行。信息素干扰方案成功率预估为六成七,需提取主控信号分子。”

“那你快动手,我在这儿看着它们演‘虫海战术’都快看吐了。”

实验室是飞船残骸改装的棚屋,墙角堆着上回修除湿机剩下的零件。娜娜把捕获的三只活体放进密封舱,玻璃罩内立刻响起细微的刮擦声。

质谱仪嗡鸣启动,全息屏弹出一串波形图,红蓝绿三条线纠缠在一起。

“检测到三种信息素共存。”她指尖划过数据流,“Z-11-十六烯乙酸酯主导聚集与进食,其余两种为防御警戒与繁殖诱导信号。”

“也就是说,它们一边吃饭一边喊‘别打扰’和‘快来生娃’?”陈浩趴在台边,手里捏着半截粉笔头,在废纸背面画了个圆圈,“咱能不能假装是广播站,插播一条假新闻?比如‘母虫跑了’或者‘这地有毒’?”

娜娜光学眼微闪:“模拟撤离信号素,理论上可触发离散行为。”

“那就搞个冒牌货呗。”他咧嘴,“让它们以为老大撤了,小弟们自然散伙。”

配比调试持续了两个钟头。前三次喷雾测试,虫子顶多晃两下 antennae(触角),接着该啃啃。第四次调整拮抗分子浓度后,显微镜头下的神经电位突然紊乱,虫体动作变得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