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手还搭在炉门把手上,指尖能感觉到金属的凉意。他没动,像是在等什么信号,又像是怕一松手,刚才那股子劲头就泄了。
“可以开始了。”他说,站起身拍了下裤子,动作有点僵,大概是蹲太久腿麻了。
娜娜站在旁边,镜头微微一闪,开始扫描窑内环境。几秒后她报数:“坯体含水率2.8%,符合入窑标准。启动基础烧制程序,目标温度八百度,匀速升温,预计耗时三小时二十七分钟。”
“听着挺靠谱。”陈浩点点头,“比我还准时。”
火焰从炉底燃起的时候,两人同时往后退了半步。火光映在墙上晃了一下,像谁突然掀开了帘子。陈浩盯着那团橙红的焰心,小声嘀咕:“这玩意儿要是能说话,估计第一句就是‘你确定要烧我?’”
“燃料燃烧稳定,氧气供给正常。”娜娜说,“当前温度一百二十度,上升趋势平稳。”
“好家伙,这才刚开始热身。”陈浩搬了个矮凳坐下,手里捏着根铁钩,“你说咱们给它起个名字不?比如‘烈焰号’或者‘烤红薯一号’?”
“建议不要对非生命体赋予人格化称呼。”娜娜顿了顿,“尤其它现在正处在结构应力积累阶段。”
“哎哟,你还真扫兴。”陈浩撇嘴,“我这不是想缓解紧张嘛。”
其实他也没多紧张,就是手指一直在抖。不是害怕,是兴奋过头那种微颤,像早上喝了三杯咖啡还睡不着。
火越烧越旺,炉壁渐渐泛出暗红色。陈浩时不时用铁钩拨弄炭堆,顺带调整通风口的角度。他发现左边的火总比右边弱一点,像是有个看不见的斜坡让热气往右跑。他拿石片垫高左侧进风口,火焰立马精神了不少。
“你看,经验来了。”他得意地冲娜娜扬下巴,“书上可没写这招。”
“本地材料热传导不均所致。”娜娜冷静回应,“不属于通用技巧。”
“你就是嫉妒我能动手。”陈浩哼了一声,继续盯着炉门观察孔。
温度升到四百度时,炉体发出轻微的“咔”一声,像是砖块在伸懒腰。陈浩猛地抬头:“啥动静?”
“材料热胀反应。”娜娜扫描后确认,“正常现象。”
“哦。”他松了口气,但还是多看了两眼,“下次响之前打个招呼行不行?吓我一跳。”
六百度之后,气氛明显变了。空气变得烫脸,连呼吸都带着烘烤感。陈浩脱了外衣搭在肩上,额头上一层细汗,顺着鬓角往下爬。他时不时舔一下干裂的嘴唇,嘴里发苦——也不知道是焦味熏的还是紧张的。
“七百度。”娜娜报数,“升温速率略高于预设值,建议降低风门开度。”
陈浩犹豫了一下:“再等等?眼看就要到关键点了。”
“安全优先级高于效率。”
“你怎么跟昨天说的一样?”他翻白眼,“行吧行吧,听你的。”
他伸手调小风门,火焰立刻矮了一截,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炉温曲线缓缓拉平,虽然慢了些,但确实稳了。
“这就像人生。”陈浩靠回凳子,“冲太快容易炸,慢一点反而走得远。”
娜娜没接话,只是持续监测炉内压力值。
七百八十度。
火焰颜色变得更深,接近橘黄带金边。陈浩盯着观察孔,几乎屏住呼吸。他知道,再有二十度,黏土里的矿物结构就会开始玻化,真正变成陶器。他甚至已经在脑子里排练庆祝词了:“感谢各位观众,本节目由‘希望一号碗’冠名播出……”
就在这时,娜娜警报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