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实验受阻,问题接踵而至

陈浩没反驳。他打开采样袋,把一块晶体倒在玻璃皿里。蓝光映在桌面上,像一小片水洼。

“它在动。”娜娜突然说。

众人凑近。那点光轻微起伏,像是呼吸。

“不是错觉。”苏珊轻声,“它的发光频率变了,刚才还是每秒七次,现在是六点八。”

“温度影响?”卡尔摸了摸玻璃皿,“室温没变啊。”

“试试别的。”陈浩掏出手机,打开闪光灯照上去。光斑闪了两下,立刻暗下去。

“它怕强光?”苏珊记下这一条。

娜娜启动备用分析模块,屏幕亮起,但图像模糊。“精度下降百分之四十,仅能提供粗略成分比例。”

“够用了。”陈浩摆手,“反正咱们现在也不是要造火箭,就是搞明白它到底是个啥。”

他转头看三人:“一人一块任务。苏珊继续盯光谱变化,卡尔查腐蚀物成分,娜娜翻资料库,看看有没有类似矿物处理记录。我来写份观察日志,免得明天忘了它还咬人。”

“你不修设备?”卡尔问。

“修不了。”陈浩指了指光谱仪,“主传感器坏了,冷却液管漏了,这种老古董零件早就没了。咱们只能等它自己凉透,再试试能不能重启。”

“那还做什么实验?”

“不做提取,做观察。”陈浩拿起笔,“以前考试不会写答案,我就先把题目抄一遍,多少混点分。现在也一样,咱先搞清楚它每天啥时候亮、啥时候灭、见水咋样、见热咋样,总能摸出门道。”

苏珊点头:“可以建立行为档案,记录温变、光照、电磁响应。”

“对。”陈浩在纸上画了个表格,“就叫《会发光的臭脾气石头日常》。”

卡尔叹了口气,但还是打开了拆解工具包。“我看看能不能清掉腐蚀残留,至少保住反应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白干。”陈浩提醒,“戴双层手套,这玩意儿昨天刚咬完机器,说不定还想尝人。”

娜娜接入历史资料库,检索关键词“非线性能量载体”。进度条缓慢爬升,跳出几条零散记录。

“发现三条相关理论:一是地壳深层相变释放暂态粒子流;二是硅基晶体在特定应力下产生自激振荡;三是未知物质与背景辐射共振形成能量聚集。”

“全是听不懂的废话。”陈浩撇嘴,“有没有人试过给它喂饭?”

“没有。”娜娜回答,“所有案例均停留在理论阶段,无实际应用。”

“难怪。”陈浩靠回椅子,“最先进的文明都卡在这一步,咱们失败也不丢人。”

“但他们的失败原因不同。”苏珊看着光谱图,“这些理论假设环境极端,比如高压低温交界带。而我们这块矿石,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发光。”

“说明它更高级?”陈浩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