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海底农场的挑战:生态平衡

“数据库中有三种候选菌株。其中一种曾在第六百五十八章用于净化受污染海水,分泌特定肽类物质,可选择性抑制目标菌生长,不影响其他生物活性。”

“那就用它。”陈浩一挥手,“赶紧弄。”

“需要改装微注射装置。”卡尔看了看手里的工具,“得加装压力缓冲阀,不然直接打进培养基会扰动太大。”

“你负责。”陈浩说,“我和苏珊盯着数据变化。娜娜全程监控反馈。”

四个人立刻分头行动。卡尔拆开旧喷头,焊接口径更细的导管;苏珊重新校准传感器灵敏度;娜娜不断刷新模型预测曲线;陈浩则守在主控屏前,每五分钟记一次数值。

第一针打进去的时候,谁都没说话。

B7号槽的光信号原本已经接近平线,注入后反而继续下滑。十分钟过去,曲线没起色。

“是不是剂量太小?”陈浩问。

“按模型计算是精确值。”娜娜回答,“反应延迟可能是因为新菌种需要适应环境。”

“适应多久?”

“最长七十二小时。”

“等不了那么久。”卡尔看着另一个槽位,“E1的叶片已经开始发黑。”

他们决定在C2和D4追加半剂量。第二次注射完成后,所有人回到控制室,盯着屏幕。

没人说话,也没人离开。

六个小时后,曲线开始变化。

先是溶解氧回升,接着代谢速率缓慢爬升。B7号槽的光信号重新闪了一下,虽然微弱,但确实是主动发光。

“活了?”陈浩凑近屏幕。

“不是活了。”苏珊看着数据流,“是平衡开始恢复。有害菌数量正在下降,降幅每小时扩大一点二个百分点。”

“正向反馈建立了。”娜娜说,“新菌种已形成稳定种群,预计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生态重塑。”

陈浩一屁股坐下,整个人陷进椅子里。

“总算……没白忙。”

“还没结束。”苏珊提醒,“我们需要制定长期管理方案,不然还会复发。”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们开了个短会。

《深海青一号农场生态管理守则》第一条:每周轮换营养液基础配方,防止微生物产生适应性。

小主,

第二条:设立三个缓冲培养单元,储备应急菌种,随时准备接种。

第三条:所有操作必须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避免二次污染。

第四条:每日三次全面检测,数据同步上传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