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苏珊检查数据,“营养供给正常,温度稳定,为什么组织在坏死?”
“是不是缺氧?”卡尔凑过来。
“溶解氧达标。”娜娜扫了一眼,“更可能是氧化应激。我们在开放环境下切割根系,空气接触导致自由基爆发。”
“所以它受伤了?”陈浩皱眉。
“准确说,是伤口被‘烧’了。”娜娜说,“下次操作要用惰性气体保护。”
“氮气就行?”卡尔问。
“氩气更好。”娜娜回答,“密度高,能形成稳定隔离层。”
“行吧,我又要去翻气瓶库存了。”卡尔叹气,“种个菜比写论文还麻烦。”
第三次尝试时,一切按新流程进行。苏珊准备好微型培养槽,每个独立供能。娜娜开启氩气罩,陈浩亲自守在旁观窗前。
“准备切割。”她说。
刀片缓缓切入根部。没有冒泡,没有变色。断口平整,微微泛着湿光。
“成功了。”卡尔低声说。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根侧芽从断口边缘钻了出来。细小,透明,带着一点蓝绿色。
它动了一下。
然后,发出了微弱的光。
“活了!”卡尔一巴掌拍在控制台上,“真他妈活了!”
陈浩蹲在观察窗前,脸几乎贴到玻璃上。他看着那根嫩芽一点点伸展,像婴儿第一次伸手。
“咱家菜园子。”他喃喃道,“今天开张。”
整个农业模块被清理出来,划分成三十个培养单元。中央主株依旧放在最中间,四周环绕着新生的小苗。墙上挂满监控探头,地面铺着防滑涂层,头顶的灯光调成了低频蓝绿,模仿深海光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名字是陈浩起的。
“叫‘深海青一号农场’。”他说,“听着像个项目,其实就想叫它菜地。”
“太土。”卡尔说。
“土才踏实。”陈浩说,“你见过哪个米其林餐厅拿‘E-7化能合成绿体’当招牌菜?”
苏珊没参与争论,她正忙着记录生长日志。第一批分株存活率达百分之八十,代谢稳定,光信号规律。更关键的是,它们已经开始吸收人工喷口释放的化学物质,并转化为自身能量。
“照这个速度。”她说,“一个月后可以尝试提取食用样本。”
“我就等着这一天。”陈浩搓着手,“煮汤还是凉拌?”
“先检测毒性。”娜娜提醒。
“我知道。”陈浩摆手,“但我梦里都尝过味儿了。鲜,带点海腥,嚼起来脆。”
“你连它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全貌。”卡尔笑。
“我不用见。”陈浩指着培育舱,“它现在就是我的希望菜。”
几天后,农场进入试运行阶段。自动循环系统接管日常维护,定时注入营养液,排出废物。每个培养槽都有独立报警机制,一旦参数异常就会亮红灯。
晚上,四人聚在控制室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