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苏珊坚决反对,“信号不稳定,一旦出事没人知道你在哪。”
“我知道自己在哪。”他说,“而且衣服还活着,推进器也好用。只要我不作死,问题不大。”
“问题是,”娜娜说,“你已经在作死了。”
他笑了:“可我不是还活着?”
短暂沉默后,苏珊叹了口气:“最多再给你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不管有没有新发现,必须返程。”
“十分钟后。”他说,“我还不想那么快回去。”
他重新启动推进器,设定最低功率,沿着生物群移动的方向平行跟随,始终保持五百米以上距离。
头盔摄像头全程开启,记录每一次光纹变化、队形调整和个体行为。
途中,又有两次群体转向,每次都会短暂面向他,闪烁特定次数的光,然后继续前行。
“它们在传递信息。”娜娜分析,“频率、节奏、间隔都有规律。这不是随机反应。”
“能破译吗?”
“需要时间。”她说,“但可以确定一点——它们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并选择了非对抗的方式应对。”
“挺友好啊。”
“不代表永远友好。”苏珊提醒,“别忘了,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陈浩没接话。他盯着前方那片流动的蓝光,忽然觉得这片海底不像之前那么死寂了。
这些生物不叫,不冲,不咬,却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压迫感。
不是来自危险,而是来自未知。
他录下最后一段视频,看了看时间。
“行了。”他说,“十分钟后,我准备回头。”
“最好说到做到。”苏珊说。
他正要调转方向,声呐突然捕捉到新的动静。
左前方八百米,另一批热源正在靠近。
规模更大,移动速度更快,光色偏红。
“那是什么?”卡尔声音变了,“第二批?”
陈浩把镜头转过去。
黑暗中,一群外形完全不同的生物正快速接近。身形狭长,带鳍,游动轨迹呈锯齿状,不像刚才那群那样整齐划一,反而显得混乱而急促。
“不对劲。”他说,“它们的速度太快了。”
“建议立即撤离。”娜娜说,“新群体行为模式完全不同,可能存在冲突。”
他没动。
两支队伍在距离他六百米处相遇。
蓝光群停下,重新组成环形防御阵。
红光群绕着外围高速穿梭,触须疯狂摆动,发出高频震动。
然后,其中一只猛然冲向蓝光群。
蓝光群集体闪光,瞬间扩散,像伞一样撑开身体,形成屏障。
撞击发生。
水流剧烈震荡。
陈浩被冲击波推得后退数米,头盔差点撞上岩壁。
他顾不上疼,死死盯着画面。
两股生物群对峙着,谁也没有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