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意思一样。”他摆手,“那你赶紧把这玩意儿做出来。”
“已经在打印第一台原型机。”她说,“预计六小时后完成。”
陈浩坐回椅子,抬头看天花板。实验室的灯是冷白色的,照得人有点发愣。他搓了搓脸,感觉有点累,但脑子还挺清醒。
“接下来就是去哪儿的问题。”他说,“既然有了新家伙,就不能再按老路线爬行。我们要去最远的那个点。”
“你是说标记为‘E-7’的那个热源?”苏珊翻出地图,“那边地形复杂,声呐显示有大量塌方痕迹,导航容易失准。”
“A线最近。”卡尔指着屏幕,“穿过磁暴区,三十公里直达。虽然磁场会干扰通讯,但正好可以试试新推进器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
“B线绕生态带。”苏珊补充,“生物活动频繁,但地质稳定,适合收集样本。C线最安全,可什么都没有,去了等于白走一趟。”
“所以选哪个?”陈浩问。
“应该先测设备。”苏珊说,“直接进高风险区域太冒险。万一推进器中途失效,人在半路卡住,救援都来不及。”
“可要是不在实战环境试,怎么知道它行不行?”卡尔反驳,“咱们每次下潜不都是边走边修?哪次是百分百准备好的?”
“上次差点被压成饼的事忘了?”苏珊看他一眼,“你还想再来一遍?”
“那次是因为密封圈老化。”卡尔耸肩,“这次不一样,我们有新衣服,有新推进器,还有个会算命的机器人。”
“我不是算命的。”娜娜平静地说,“我只是分析数据。”
“总之。”陈浩打断,“不能现在就决定走哪条路。”
他站起来,走到大屏幕前,把三条路线并列调出来。A线红色,笔直插入深海断层;B线黄色,弯弯曲曲绕过一片生物活跃区;C线绿色,平稳但毫无亮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做模拟。”他说,“让娜娜跑一遍虚拟测试,看看新推进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能耗、速度和稳定性。等结果出来再说。”
“我可以立刻开始。”娜娜说。
“那就开工。”陈浩拍板,“苏珊你整理风险评估表,卡尔继续盯地图上的异常点,说不定还能挖出点新线索。”
没人反对。大家各自回到岗位。
苏珊打开表格,开始输入参数。她把每条路线的威胁类型列出来:A线主要是磁场干扰和导航偏移,B线有生物攻击和突发洋流,C线基本安全,但科研价值低。
卡尔则在地图上标出所有近期出现信号波动的位置。有些点一闪即逝,像是设备误报,但也有一些持续存在,频率接近遗迹里的那种蓝光。
“这几个点。”他喊,“跟潜水服的信号模式很像,是不是说明那里也有类似装置?”
“有可能。”娜娜一边运行仿真一边回应,“如果这些热源来自同一种能源系统,那么它们之间可能存在联动机制。”
“意思是……”陈浩慢慢咧嘴,“我们找到一个,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更多?”
“理论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