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海底生态的研究:新发现

“或者只是睡了。”陈浩盯着屏幕,“你们忘了电纹水母虫吗?那玩意儿也是靠矿石供电才活的。”

苏珊猛地抬头。“对,它的体表菌群依赖微电流环境。也许这个也一样。”

“模拟条件。”陈浩挥手,“快搞个带电的培养皿出来。”

娜娜立即调用资料库,设计微型电场培养舱。十分钟内,新装置组装完成。她将失活样本转移进去,设定每秒三十六点九次的脉冲频率,与星尘矿放电节奏一致。

三分钟后,显微图像中出现细微波动。

“动了!”陈浩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絮状物边缘开始舒展,像吸水的海绵缓缓张开。紧接着,培养液中的离子检测数值急剧下滑。

“铅含量下降百分之四十一。”娜娜报数。

“继续监测。”苏珊紧盯着曲线,“如果能在三小时内降到安全线以下,就能证明它的净化能力不是偶然。”

接下来的时间,没人说话。只有设备运行的滴答声和偶尔跳出的数据提示音。

两小时五十八分,汞浓度归零。

“成了。”卡尔低声说,“这东西真能把毒水变干净。”

“不只是干净。”苏珊调出对比图,“它分解的是离子形态的重金属,相当于直接拆了污染物的分子结构。现有的处理技术最多只能沉淀或吸附。”

“也就是说,以后咱们排废水不用愁了?”陈浩咧嘴。

“前提是能稳定培育。”苏珊看着保育箱里的样本,“刚才那次是靠着外部供电才活过来的。如果断电,它还会死。”

“那就不断电。”陈浩一锤定音,“做个专用池子,接根电线,让它天天上班。”

“风险评估未完成。”娜娜提醒,“若该微生物脱离控制环境大量繁殖,可能影响本地生态平衡。”

“它连离开矿缝都活不了。”陈浩摆手,“你看它多娇贵,没电就躺,断氧就崩,比我还懒。能跑哪儿去?”

“它是专性厌氧种。”娜娜补充,“在常压富氧环境中无法生存,自然扩散概率为零。”

“听到了吗?”陈浩转向卡尔,“连机器人都说了,它出不去。”

卡尔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下。“所以我猜错了。我以为我们会造机器来干活,结果是养细菌打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效率更高。”娜娜打开命名程序界面,“建议正式记录为‘晶滤菌’,学名Crystalliscavenger abyssus。”

“中文能不能叫‘矿虫菌’?”陈浩皱眉,“听着像个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