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心没有补给。
因此,各种站点,如同附着在鲸鱼身上的藤壶,围绕着最初的科研点疯狂扩建。
开采站,补给站,能源站,农业站,工业站,气候站,循环站……
多种多样的区块,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圈层,层层堆叠,最终变作了一个庞大而杂乱,几乎覆盖了整个小行星表面的蚁巢。
各种管道、支架、天线、着陆平台和仓储模块纠缠在一起,超级粗犷,毫无美学可言。
也幸亏阋卫一的引力超低,才使得这种看似摇摇欲坠的混乱结构得以维持,没有自我坍塌。
“切换,广域传感器的融合视图。”江锋命令道。
主屏幕上,画面一变,呈现出一幅经过深度渲染的伪色图像。
以诺曼底号为中心,周围10万公里内的空间,所有立体结构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无数的光点,每一个都代表一艘舰船,数量竟有数千之多。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当地人称为“跳蚤”的小型飞船。
它们并非某种特定型号,而是对所有长度在三到八米之间,功能各异的小飞船的统称。
这其中,既有摆渡船,穿梭于各大舰船和空间站之间,运送人员。
也有水冰开采船,一边飞,一边甩着两只机械臂,左边是巨大的旋转切割锯,右边是特别长的“超级钉刺锤”,它能将数米长的桩钉打入冰层,方便拖曳运输。
当然,太空维修船也少不了,伸展出多条灵活的机械臂,如同海螺,附着在大型舰船的外壳上,要么检修,要么维护。
还有的体型更小,简直就像是一个个会飞的小型集装箱,只是往箱子四角焊了几个简易的推进器,它们在各个站点间穿梭,负责点对点的小件物流。
这里俨然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混乱的太空城邦。
而驱动这一切混乱与活力的根源,江锋心知肚明。
是难民。
换句话说,这里就是个依靠最原始的需求,和生存本能运转起来的太空社会。
“由于地联大统领董大川不接受难民的策略。”哈尔西说着。
“大量难民……要么是家园被法莎提吸收者摧毁,要么是被奇恩帝国劫掠,他们无处可去,最终汇聚于此。他们带来了仅剩的财产和技术。”
“那土星宙域呢?”江锋问道。
“土星宙域的难民,平均富裕程度更高,携带的财富也更多一些。”哈尔西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