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医经初现

他“看到”了体表那些青紫肿胀,是皮肉脉络受损,血溢于脉外所致。

他更“看到”了,自己那微弱的内力,在流过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等穴位时,对缓解胸闷、促进呼吸,确实有那么一丝丝微不可察的积极作用;而在试图经过肋下“章门”穴附近时,却因经脉淤堵和骨骼压迫而举步维艰,甚至加剧了疼痛。

**“原来如此……原来,我的身体,是这样……”**

一种难以言喻的明悟感,如同阳光穿透层层乌云,照亮了他内心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与绝望。

痛苦并未消失,甚至因为这种清晰的“内视”而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但与此同时,一种名为“理解”的力量,也开始滋生。

知道了痛苦的根源,知道了伤势的所在,知道了身体正在如何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慰藉和力量。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承受痛苦的躯壳。他成了一个观察者,一个分析者,甚至……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治疗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夫医者,意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医经》中的箴言在心间流淌。他明白了,治疗自身伤势的关键,并非一味地用那微弱内力去蛮横冲撞,而是需要“引导”和“疏通”。

他开始尝试,不再仅仅依靠《昊天武诀》心法的本能运转,而是结合刚刚获得的医理知识,用意念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丝内力。

他避开肋下淤堵最严重的区域,转而优先滋养相对完好的经络,比如先完成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循环,以强化呼吸,促进宗气的生成。同时,他尝试引导内力,极其轻柔地、如同水磨工夫般,去温养受损的脏腑,尤其是被震伤的肝脏和脾胃,试图先稳定内部的气血生化之源。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运转心法要耗费心神。每一次意念的微调,都像是在驾驭着一辆随时可能散架的破车,行走在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上。汗水浸透了他破烂的衣衫,高烧让他的嘴唇干裂起皮,意识多次在耗尽与清醒的边缘徘徊。

但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伤势的恢复依旧缓慢得令人发指,但那种纯粹破坏性的、无序的痛苦,开始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破坏中蕴含着微弱生机的、有序的“修复感”。

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当内力流过肺部相关经络时,呼吸会稍微顺畅一丝;当内力温养胃脘时,那翻江倒海的恶心感会略有平息。

这种对自身身体的“掌控感”,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丝,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