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奕辰脸上带着一丝属于年轻弟子的青涩与局促,他先是向四周拱了拱手,然后才看向那名提问的天元宗弟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位师兄的问题,弟子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只是……只是想起师尊平日教导,言及医道根基,在于‘平衡’二字,在于洞察人体自身之‘势’。”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语气带着不确定:“师尊曾说,人体如同一小天地,气血如江河,经脉如渠道。江河淤塞,或因泥沙堆积(实邪),或因源头水弱(本虚)。师兄所言‘虚淤’之症,弟子愚见,或许……其根本并非单纯的‘虚’或‘淤’,而是二者交织,形成了某种……‘死循环’?”
“死循环?”那弟子一愣,这个词颇为新奇。
“是,”江奕辰继续以那种不太自信的语气说道,“弟子猜想,是否因其本源过虚,导致气血运行无力,如同江河水流缓慢,自然容易淤积(形成淤);而经脉长期淤塞,又反过来阻碍了本源汲取天地灵气与药力进行补充(加重虚)?如此虚导致淤,淤加重虚,循环往复,故而成顽疾?”
他这番话,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医典,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仅仅是从最基础的“气血运行”、“虚实关系”出发,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推演。
然而,就是这样一番看似浅显、甚至有些稚嫩的分析,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那提问弟子,以及在场许多人的思路!
是啊!他们一直在纠结于是先补虚还是先化瘀,却忽略了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只治其一,非但无效,反而可能打破脆弱的平衡,导致病情恶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这个“死循环”!
那提问的天元宗弟子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芒,仿佛豁然开朗,他对着江奕辰深深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师弟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