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咱们毕竟是刚刚成立的大学,我觉得在专业设置上要与一般性的大学有所区别。
除了那些基础学科之外,还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比如现在缺口非常大的土木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以及国际贸易和财会专业等等。
这些都是未来一二十年之内最热门的专业,就算是咱们自己也需要这方面的大量人才。
这样一来不仅咱们自己的用人需求能得到满足,还能提高咱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招生方面的吸引力就会更强。”
“我们还可以与各大企业合作,为他们定向培养人才。
就比如双河汽车集团和双河通讯集团,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还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研发人员。
除了从各大院校招人之外,和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在发达国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第三,即便是前期招生困难、甚至招不满,也不能放低要求,宁缺毋滥。
只要教育水平、就业率和科研成果慢慢起来了,生源只会越来越好。”
对于李青山的三点建议,贾廷跃和姚新民都完全记下来了。
这就是他们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说完了这些,李青山站起身带着众人往外走,一边走一边笑着问道:
“老贾,一个学校想要完全发展起来,花的钱可不是一点半点,压力大不大?”
贾廷跃笑道:
“钱是花了不少,但压力还算不上大。
书记你不知道,已经有很多人找到我愿意入股了。即便是我说这个大学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也有很多人愿意往里面砸钱。”
这倒是不奇怪。
这个大学的框架已经搭起来,并且已经正常运营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做其它公益还不如建大学好。
这也是实打实的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说出去也好听。
“池华腾、池云和陈乔天已经加入进来了,没办法,我实在拗不过他们,只能妥协。
至于其他人,我们暂时都没同意,不过在学校搞单独的奖学金或者赞助独立的实验室之类的,我们是敞开欢迎的。”
李青山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