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初步估算,临湖市2003年的GDP至少是1800亿的规模!
整个霸都市也才2500亿,临湖市占了70%以上!
这极其不健康。
剩下的一千万人只占30%,200万人的临湖市占了70%,这数字简直没法看。
若是按照李青山的构想,新的双河市能分走900亿的体量,刚好一半。
即便如此,临湖市和双河市还是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和第二,是第三名的两倍有余。
虽然各地都没没有最终公布经济数字,按照李青山的估计,霸都市的2500亿,大致应该排在全国第五到第七的位置上。
魔都、帝都、花都、鹏城四大一线城市的位置不可撼动。
魔都最强,应该在6000亿以上。
帝都不到4000亿,花都和鹏城都在3000亿上下。
剩下的姑苏和津城差不多都在2500亿上下,跟霸都市差不多。
霸都市的2500亿,应该就在第五到第七之间,跟姑苏市和津市相差不远。
这已经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了。
四年之前,霸都市还是年产值不足300亿的内陆城市,排名全国城市的80名之后。
随后开始实施强省会战略,合并了一些市县进来,实现了纸面意义上的增长。
从80名跃升至四十多名、二十多名,十五名。
直到今年,终于跨入前十名的门槛!
而且,这不再是靠着合并地盘和人口带来的纸面增长,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同时进步。
在李青山看来,这才是开始。
霸都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才完成了一小部分,甚至还没有真正发力。
直到三年之后,所有准备都充足了之后,那才是潜力大爆发的时候。
所以,哪怕市统计局的人把数字报给了他,他也没啥激动的。
这就是正常的结果,他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等还没开始发力呢。
不过,把临湖市一分为二已经迫在眉睫了。
临湖市的存在已经严重畸形,让整个霸都市的其它五区三县完全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