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凉州男儿当有血性

征伐天下 披甲莽夫 2249 字 1个月前

路竟择带着一帮小伙伴跑到了书房,开始写申辩的折子,这个折子的实际意义不大,只不过是作为臣子被御史台参了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罢了,路竟择是有品级的将军,你别管人家这品级是怎么来的,人家也是个有实权的将军,被御史台参过之后,必须上折子申辩,要不然你就是看不起御史台,看不起御史台那就是看不起统治者,最后弄死你都是轻的,但是路竟择不涉及到这些东西,他不过就是走个流程罢了,最后估计也就是罚俸几个月罢了。

他知道自己写字很难看,所以就由林承轩代笔,他现在是拼了命的练字,可是不管怎么练就是练不出来,他都已经有了放弃的打算了。

中午,路朝歌准备了两大桌子饭菜,让大家在王府吃了一顿,席间秦之楷等人向路朝歌请教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考武院所需要的一些准备,路朝歌也算是知无不言,这些人好也好坏也罢,终究是凉州治下之民,他们有心进入武院,这也是好事一件,路朝歌不想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人家想要积极向上,这不也是一种改变嘛!

第二天一大早,凉州的大朝会,没错,就是大朝会,现在李朝宗其实就差登基称帝了,其他的一切一切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了,而提到登基这件事,李朝宗一直就说时机未到,到底什么时候是时机到了,除了李朝宗没人知道。

凉州的大朝会是在禁军衙门,地方本来就不大,所以不能像正儿八经的大朝会一般所有人都参加,除了六部尚书、侍郎以及雍州道道府的官员,再就是一些在长安城的将军们,大朝会上基本上也就是文官在说,而武官这边基本就是来走个过场的,他们没什么要说的,他们就负责打仗,别的一概不管,这也是秉承了凉州的一贯传统,文不掌军武不干政。

禁军衙门内,文武官员分坐两侧,就是坐着,至于为什么不是站着……为了方便路朝歌打瞌睡,一开始的大朝会,路朝歌基本上是不参加的,因为这会耽误他睡觉,而且他也不喜欢往那一站听人家在那白活,他就练成了站着睡觉的本事,后来李朝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改了规矩,以后大家坐着说事,一站两三个时辰,也是够受的。

大朝会其实就是一个汇总、汇报加总结,总体上流程都是大差不差的,只不过每次汇报的东西有所不同而已,整个流程没什么好说的,所有人最想看的其实就是最后一个环节,鞠永安今天会参多少人。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御史台御史大夫不可能亲自去参那么多人的,这都是御史台的官员写好的折子,然后由鞠永安前来汇报,毕竟这禁军衙门就这么大点地方,要是把御史台的官员全都拉过来,这衙门能塞的满满登登的。

鞠永安也不负所望,一口气参了四十多名官员,这里面上到各地道府下到知县、县丞,只要是证据确凿的他就没有不敢参的,人家参的那是有理有据。

众人也都习惯了鞠永安的操作了,反正每次参过之后,肯定有一大堆人倒霉,凉州缺官员不假,但是也绝对容不下那些害群之马。

众人看着鞠永安手中最后一道奏折,都猜出来了这肯定是参路竟择的,越是高官放的位置越靠后,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个惯例了。

“臣,参从二品镇国大将军路竟择,招摇过市仪态不整,有失王府体面。”鞠永安开口道。

“嗯……”听到鞠永安的参奏,所有人都愣住了,不应该是参路竟择打架的事吗?怎么变成仪态不整有失体面了?这个不对劲啊!

“不是打架有失体面吗?”李朝宗疑惑道。

“打架算不得有失体面。”鞠永安说道:“小孩子打架常有之事,不能因为路竟择将军是将军,就忽略了他是一个孩子的事实,更何况这一架打的有理有据,臣不认为有错。”

“鞠大人,你的意思是打架没错?”路朝歌看向了鞠永安问道。

“打架不对,但是也要分为了什么打架。”鞠永安对路朝歌的目光不闪不避:“为了保护家人打架,没错。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打仗,没错,有功。为了消灭那些企图亡我国家灭我种族的人而打仗,没错,有功于天下。”

“我凉州以武立于天地之间,我凉州男儿岂能没有血性?”鞠永安看都不看众人投来的目光:“若是连路竟择这样的将军都失去了血性,我凉州未来如何用武力威服四方,如何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生的日子?”

“鞠大人,您以前不是一直提倡教化蛮夷的嘛!”路朝歌笑着问道。

“哼……”鞠永安冷哼一声:“自从大都督入主长安,我就发现了一件事,道理这东西有人听那才叫道理,没人听的道理就跟屁一样臭不可闻。”

“这个道理想要让人听,还能听的懂,那就必须自己足够强大才行,只有自身强大起来,才有人愿意去听你讲道理,不然你说的道理哪怕在有道理,也没用。”鞠永安继续说道:“现在咱们凉州走到什么地方都有理,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军队作为保障,你要是觉得我没有道理,那我就打到你认为我就是真理,以前我不喜欢这样的做法,觉得失了大国的体面,可是自楚内乱以来,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这些读书人讲的道理在好,也好不过抽出刀来架在你的脖子上问你,我的道理你觉得是不是天下最有道理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鞠大人,咱事先说好了。”路朝歌感觉这鞠永安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文不掌军武不干政这一条谁也不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