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项目启动,准备工作推进

一键启动采摘,自动采摘,自动分类,装箱,然后自动运输的农机运输到指定存储位置,等着收购商来拉到市场。

除草也是过去很难机械化自动化的环节,大多数都采取喷洒农药,农药残留也是一直以来消费者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智能化除草农机,直接小型化,像虫子一样奔跑在地里,有的采取刀割方式,有的采取在杂草根本精准注入农药,还有水田专用版。

水田专用除草农机目前只立了种植水稻的水田除草农机设计计划,其他的都还有待考察。

有小凡的帮助,即使根据不同农作物差异化设计,也不慢,改几个关键的参数,小凡自动改进设计。

精准农业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地面监测,获取作物生长状态、土壤条件等信息,以优化管理决策。

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包括各种农业生产设备之间的集群式AI控制系统,和信息平台。

自动化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预报自动调节灌溉量,确保作物在最佳状态下生长。

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除了软件正常的各种系统,就是无人智能农机、无人机、自动灌溉系统、半自动化维护维修机器人。

半自动化维护维修机器人能处理比较简单的损坏场景,复杂场景需要人远程操控解决,以后也会逐步学习优化,提高自动化程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委员会前期的工作都还不面向真正的农业生产者,都是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也要花一两年的时间,这个不是小事,是涉及到几亿人的事情。

李星自己则全情投入到材料科学的学习中,他首先要突破的是电池材料,这多达几亿的设备如果烧油,根本消耗不起。

只有电力能够提供能源,而现今的电池根本不足以支撑高强度,环境复杂的工作场景。

所以一款高性能,存储密度高,高安全,高稳定性的电池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无人机还可以频繁飞回平台充电,但是无人农机的工作时长要求根本不可能工作十几分钟就充一次电。

至少让一个农机工作时间持续工作6小时,还好国家为了人民的生活,犄角旮旯的地方都通了电,甚至通了网。

不然李星单单一个充电就难倒整个项目,没有网络还好,也就是偏远地区的数据现阶段同步不到信息平台。

智能农机的芯片通信都是相互之间的局域网络,不在乎有没有网。

项目通过,提上日程,李星也确定了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只要咱们一旦开始去做某件事,那就不会太难,一步一步,总能到达目的地。

李星把智能农机的生产工厂一部分放到了老家山城,也算是他对家乡的一点心意。

此前他搞的事情不涉及到太多人,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悄悄地做,也没给大众带来直接的明显的利益。

这次工厂要在几年内生产出几亿套设备,所需要的工人不在少数,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都一起吃香喝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