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我还有一言,或许不中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经天也是精神一振,连日来的憋屈仿佛找到了宣泄口,激动道:“严帅英明!就该让那田山知道,趁火打劫是要付出代价的!”

三人意见迅速统一,第一件事便如此定下:武力开道,谈判跟进。

“第二件大事,”严星楚目光转向陈经天,语气凝重,“是关于救回陈近之老帅的事。”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北方的临汀城:“如今我三方同盟,总兵力逾十一万。除去必要守军和段渊带走的两万,可动用的机动兵力至少五万!我的意见是,尽起这五万大军,挥师北上,陈兵边境,效仿海川盟占龙山城之举,以势压人,逼曹永吉放人!”

五万大军北上!这已不是简单的施压,而是近乎战争威胁的姿态。

陈经天听得心潮澎湃,若能以如此强势的姿态救回父亲,不仅全了孝道,更能重振广府军声威。

但严星楚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陈经天,语气变得异常严肃:“陈帅,在此,我还有一言,或许不中听,但必须说在前面。”

陈经天心中一凛:“严帅请讲。”

“曹永吉老谋深算,他握有陈老帅,必定会私下联系你,或威逼,或利诱,许下种种承诺。”

严星楚盯着陈经天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若其承诺,于救回陈老帅有益,且无损我同盟大局,陈帅自可斟酌。但若其要求,会损害同盟利益,甚至要求你背盟相助……望陈帅能以大局为重,务必与我和赵帅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

这话如同冷水浇头,让陈经天瞬间从救父的急切中清醒过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和不自在。

严星楚这话,几乎是明着点出对他可能因救父心切而出卖联盟利益的担忧,把潜在的猜忌摆上了台面。

一旁的赵南风也是眉头微蹙,觉得严星楚这话说得太过直接,怕伤了和气,正想打个圆场。

严星楚却继续道:“非是星楚不信陈帅,而是曹永吉此人,老谋深算。我将丑话说在前面,非为猜忌,而是为了免除日后可能的误会与嫌隙,让同盟基础更为牢固。若有得罪之处,星楚在此先行赔罪。”说着,他对陈经天抱了抱拳。

赵南风见状,立刻接过话头,笑着对陈经天道:“陈帅,严帅此人,对敌人狠,对自家兄弟,却是有一说一,从不绕弯子。话虽直白了些,但这样相处,反而简单,长久。总比那些表面一团和气,背后捅刀子的强上万倍,你说是不是?”

陈经天闻言,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不快,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严星楚这种直来直往的风格,虽然一时让人难堪,但也杜绝了日后因猜忌而内讧的可能。乱世之中,这种“真小人”般的坦诚,远比“伪君子”的客套来得可靠。

他脸上重新露出笑容,郑重回礼:“严帅提醒的是!是经天思虑不周,救父心切,险些忘了大局。请严帅和赵帅放心,北上途中,曹永吉若有任何联络,经天必第一时间与二位商议,绝不敢因私废公!”

严星楚见他如此表态,脸上也露出笑意:“陈帅深明大义,星楚佩服。既然如此,这次北上,就由我和陈帅,再带上靖海军右同知孙立一同领兵。赵帅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还请坐镇后方,统筹四方粮草军械,协调段渊南下及龙山城谈判事宜,为我等稳住根基。”

赵南风知道这是最合理的安排,点头应承:“好!后方就交给老夫,你们放心前去!”

计议已定,众人再无异议。决定明日便兵分四路:

一路,由费同、王之兴率三千天狼精锐及少量随从,前往龙山城,与海川盟谈判要人。

二路,由段渊、罗烨率两万鹰扬、静海联军南下,猛攻海川盟占据的城池,以战逼和。

三路,由严星楚、陈经天、孙立统领五万联军主力,北上临汀城,威逼曹永吉放人。

此外,还有隐秘的第四路,严星楚特意交代余重九,率其麾下三千经验丰富的洛商护卫队,南下接管那三不管的开南城。

此棋看似闲散,实则为鹰扬军将来在东南海域,埋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军令如山,各方迅速行动起来。

段渊和罗烨领了军令,点齐兵马,毫不耽搁,如同出鞘利剑,直插静海军南部。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被海川盟土帮占据的“南通关”。此关扼守水路要冲,拿下它,便能切断海川盟南北联系的一大动脉。

段渊用兵,继承了鹰扬军一贯的凌厉风格。

大军抵达关下,根本不进行繁琐的劝降或是试探,三十门飞骑炮直接推上前线,在罗烨麾下熟悉地形的静海军向导指引下,对准关墙薄弱处便是猛烈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