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星火燎原焚旧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嘿,大卫!考虑得怎么样?” 皮查伊拦住一位神色匆匆的华裔架构师,后者手里还捏着刚刚打印出来的离职交接单,“我们给你的新offer看到了吗?基础薪资翻倍!签字费300万刀!外加X实验室的独立决策权!还有这阳光、沙滩、自由的氛围!龙国能给你什么?冰冷的集体主义和……呃,沙尘暴?”

大卫停下脚步,推了推眼镜,眼神平静地看着皮查伊,没有愤怒,只有一丝淡淡的怜悯:“桑达尔,龙国给我的,是‘闻仲天眼’量子阵列的初级接入权限,是参与设计‘广寒宫’基地AI主脑核心模块的机会。” 他顿了顿,指了指窗外明媚却空洞的阳光,“至于自由?当你的代码只能用来优化广告点击率,当你的智慧被资本锁死在为一个即将被淘汰的星球服务时……再多的香槟和沙滩,也不过是镀金的囚笼。” 说完,他不再理会僵在原地的CEO,径直走向门口,将那张离职单拍在前台,头也不回地离开。

酒会现场,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

“抱歉,杰西卡,我收到了‘巡天’平台深空导航组的邀请。”

“约翰,我的导师陈安邦教授在‘归巢’基地等我,我们要一起解决月球钛铁矿的零重力冶炼难题。”

“自由?当龙国的飞船在月球轨道进行水漂机动时,我们的‘自由’还在为近地轨道的载人返回安全冗余扯皮!这自由,太昂贵,也太……可笑了。”

精心布置的吧台旁,几个尚未下定决心离开的工程师,沉默地喝着闷酒。一个年轻的印度裔天才,维杰,正低头刷着手机。屏幕上,是龙国“天梯”计划官网刚刚更新的实时画面:

金井“归巢”基地,中央全息大厅。

画面中,没有香槟,没有模特,只有巨大的环形全息沙盘,上面实时显示着月球静海基地选址地的三维建模,以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数百名穿着统一深蓝色工装的研究员围坐在沙盘周围,激烈而专注地讨论着。背景音里,是各种语言的争论声,最终在一个沉稳的声音(陈安邦?)拍板后,迅速达成共识,指令被飞快输入终端。沙盘上的某个工程节点瞬间由黄变绿,进度条向前推进了一小格!

高效!专注!目标明确!一种为了共同伟大目标而燃烧的激情,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维杰猛地抬起头,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点燃的火焰取代。他拿起吧台上装饰用的签字笔,在洁白的餐巾上,用力的、歪歪扭扭地写下两个汉字:

“天梯”

然后,他一把抓起自己的背包,在周围人惊愕的目光中,将那块写着汉字的餐巾狠狠拍在吧台上,大步流星地冲出了这充斥着美酒美食却空洞无物的“未来工厂”!

酒会现场,只剩下流淌的香槟、冷却的和牛,以及皮查伊和一众高管们铁青而绝望的脸。窗外,加州的阳光依旧明媚,却再也照不亮硅谷已然黯淡的“登月”梦想。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古老的校园宁静而优雅。物理系那栋充满历史感的实验大楼前,却拉起了刺眼的警戒线。一辆印着某知名拍卖行标志的豪华厢式货车停在门口,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包裹在防震材料中的精密仪器搬出大楼。

老校长站在不远处,拄着手杖,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萧索。他默默地看着那些被搬走的仪器——低温强磁场核磁共振仪、超快电子衍射装置、极端高压材料合成平台……这些都是物理系、乃至整个ETH的镇系之宝,曾经吸引着全球顶尖学者纷至沓来。如今,它们的主人,那些曾经在这里创造奇迹的头脑,已经带着理想和抱负,踏上了前往金井“归巢”基地的航班。

“校长先生……” 物理系新任的代理系主任,一位资历尚浅的副教授,声音干涩地汇报,“这是……最后一批了。按照离职协议和……龙国‘归巢’基地资产管理处的协调函,这些设备将作为‘人才启动资源包’的一部分,通过‘龙脊’专列运往金井,供陈安邦教授团队继续使用。” 他递上一份清单,上面罗列的设备价值,足以再建一个世界级实验室。

老校长没有接清单,只是望着那些即将被运走的仪器,浑浊的眼中充满了痛惜与茫然。他想起了几天前,在日内瓦峰会上,冯德莱恩主席那关于“共同价值观”和“崇高理想”的激昂演讲。可现实呢?他的顶尖人才被“天梯”的蓝图和“广寒宫”的挑战挖走,连实验室的“骨架”都被抽走了!所谓的“智慧方舟”基金,所谓的阿尔卑斯别墅,在龙国抛出的“参与创造未来”的终极诱惑和调动举国资源的支持面前,苍白得像个笑话。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老校长紧了紧大衣,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仿佛瞬间又苍老了十岁:“搬吧……都搬走吧……留下这些冰冷的机器,给谁用呢?给空气吗?” 他转过身,步履蹒跚地走向办公楼,背影佝偻,充满了英雄迟暮的悲凉。古老的学术殿堂,在龙国“天梯”掀起的科技风暴面前,正不可避免地滑向衰落的深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