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龙脊通天!外国专家全破防

这位素来以严谨和刻板着称的德国精密机械大师,此刻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彻底失态了!他双手死死抓着那个昂贵的精密仪器,眼睛瞪得几乎要凸出眼眶,布满血丝,死死盯着仪器屏幕上疯狂闪烁、最终定格在几个刺眼红色数字上的读数!他的金丝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脸色由铁青转为惨白,额头上青筋暴跳,如同扭曲的蚯蚓。

“摩擦系数?!零?!能量损耗读数……低于理论最低损耗值的30%?!这……这违背了基础物理法则!这是魔鬼的造物!是障眼法!” 汉斯的声音嘶哑而尖锐,充满了世界观崩塌的绝望和愤怒,他徒劳地对着那早已远去的银色流光挥舞着拳头,像个输光了筹码的赌徒,“这不可能!龙国人!你们到底用了什么巫术?!”

他的咆哮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显得格外刺耳和滑稽。周围的其他西方专家和记者们,脸上的震惊早已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茫然。他们看着汉斯手中那台代表了西方最高精密测量水平的仪器,看着屏幕上那刺眼的、颠覆认知的读数,再看看那早已消失在视野尽头、只在视网膜上留下一道灼热残影的银色轨迹,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恐惧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所有人。

“汉斯先生……” 一个专家试图上前安抚,声音干涩。

“滚开!” 汉斯猛地甩开对方的手,像一头受伤的困兽,他猛地转向BBC的摄像机镜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镜头,仿佛要穿透屏幕,质问全世界:“你们看到了吗?!你们听到了吗?!这根本就不是科学!这是神话!龙国人……他们把神话铺在了铁轨上!而我们……我们还在研究怎么让该死的蒸汽机少冒点黑烟!”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悲愤,最后几乎变成了呜咽。这个曾经傲慢地宣称“龙国工业落后西方至少五十年”的日耳曼精英,此刻所有的骄傲和理论,都在那条冰冷的幽蓝轨道和那静默飞驰的银色神梭面前,被碾得粉碎!

BBC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了汉斯·穆勒这位西方精密机械象征人物的彻底崩溃。镜头微微晃动,画面最后定格在记者大卫·阿特金森那张同样失魂落魄的脸上。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对着镜头说些什么总结词,但最终,只发出了一声无意识的、带着巨大震撼和茫然的长长叹息。

“上帝啊……”

这声叹息,通过卫星信号,瞬间传遍了世界。

北方平原,赵家屯。

午后的阳光有些灼热,晒得田埂边的泥土发烫。赵铁军蹲在自家那几亩好不容易才没彻底荒掉的麦田边,粗糙的手指捻着一根刚冒头的杂草,眉头依旧习惯性地皱着,但眼神里却少了几个月前的沉重绝望,多了些光亮和盼头。

小主,

他脚边放着一个半旧的军用水壶,还有一个崭新的、屏幕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玩意儿——那是村里新装的公用磁轨物流终端配套的简易手持设备。深灰色的塑料外壳,几个简单的按钮,一块小小的单色液晶屏。对赵铁军这个习惯了摆弄柴油发动机的铁汉子来说,这玩意儿比最精密的东方红拖拉机还让他摸不着头脑。

“铁军哥!又在捣鼓你那个‘宝贝疙瘩’啦?” 隔壁田里,花白头发的老农直起腰,抹了把汗,笑着打趣。他叫老根叔,是少数几个还留在村里侍弄庄稼的老把式之一。

赵铁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黝黑的脸膛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窘迫:“老根叔,你就别笑话我了。招娣在金井那边……这不想着,地里刚下来的新鲜东西,给她捎点尝尝。” 他指了指田垄边一小片翠绿欲滴、挂着晶莹露珠的小青菜和几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这是他今天起了个大早,精心侍弄出来的,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

“捎?咋捎?” 老根叔拄着锄头走过来,看着那水灵灵的蔬菜,也叹了口气,“找人捎带?这年头,去趟金井,光路上就得折腾好几天!等到了,黄瓜都成腌黄瓜了!”

“不用人捎!” 赵铁军眼睛一亮,像是终于找到了炫耀的机会,笨拙地拿起那个小屏幕设备,手指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戳着,“用这个!叫……龙脊物流终端机!村支书刚教的,说连上那个啥光子塔,就能直接下单!金井村那边也有接收点!隔天就能到!”

“隔天?从咱这疙瘩到金井?” 老根叔的眼珠子瞪得溜圆,满是沟壑的脸上写满了“你娃怕不是热昏头了”的表情,“铁军啊,咱知道你想媳妇,可也不能编瞎话哄自个儿啊!那金井离咱这儿,少说千把里地呢!隔天?飞也没这么快!”

“真的!老根叔!‘龙脊’通了!就是天上飞的那个!” 赵铁军急了,指着村外远处隐约可见、在阳光下泛着微弱幽蓝光泽的轨道基桩,“就铺在那上面的!跑得比飞机还快!村支书说了,只要在终端机上下了单,把东西送到村口那个物流点,晚上就有‘龙脊’的梭车路过,直接给捎走!明天招娣就能拿到!”

老根叔将信将疑,看着赵铁军笨手笨脚却又异常认真地在那个小屏幕上戳戳点点,嘴里还念念有词:“选接收点……金井村,第七制衣厂家属区……对,就是这个!物品类型……新鲜蔬菜……重量……估摸两三斤?好了!下单成功!” 赵铁军如释重负地长吁一口气,额头上竟也见了汗,仿佛刚打完一场硬仗。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小青菜和嫩黄瓜,用井水冲干净,再用干净的湿布仔细包好,放进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里。然后,他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村口那个新挂上“龙脊物流便民收发点”木牌的小屋。

老根叔看着赵铁军那小心翼翼又充满期盼的背影,又抬头望了望远处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的基桩,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燃起了一种名为“时代变了”的灼热光芒。

金井村,“龙鳞制衣七厂”巨大的厂区在夕阳下依旧轰鸣不息,刚刚结束疫苗接种的王招娣,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体走出厂区家属院。她身上还穿着印有简化“雷部天君”神纹的深蓝色连衣裙,脸上带着长期加班的淡淡倦容,但眼神明亮。

“招娣!招娣!有你的东西!龙脊物流送来的!” 家属区门口,负责收发的大嗓门刘婶扬着一个不大的帆布挎包,冲着王招娣喊道。

王招娣一愣,快步走过去:“我的?刘婶,是不是弄错了?我没买东西啊?”

“错不了!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王招娣收!寄件人赵铁军!喏,你看!” 刘婶把挎包和一个打印出来的简易单据塞到她手里。

看到单据上那歪歪扭扭却无比熟悉的签名,王招娣的心猛地一跳。她有些急切地拉开挎包的拉链。

一股混合着泥土芬芳和蔬菜清香的熟悉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翠绿欲滴的小青菜,叶片上甚至还滚动着细小的水珠,在夕阳下闪着光!几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新鲜得如同刚从藤蔓上摘下!上面还沾着一点赵家屯特有的、带着黄土气息的泥星子!

“是……是铁军……” 王招娣的声音一下子哽住了。她颤抖着手指,轻轻抚摸着那还带着凉意的、鲜嫩无比的蔬菜,仿佛能透过它们,触摸到千里之外铁军那双粗糙却温暖的大手,看到自家田垄边那熟悉的景象。几个月来独自在异乡打拼的辛苦、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这突如其来的、来自家乡泥土的馈赠,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强装的坚强。

大颗大颗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砸落在翠绿的菜叶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她死死攥着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肩膀微微耸动,压抑的抽泣声在喧闹的家属区门口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