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冷血者的真容

李默然!李教授!

林阳的瞳孔骤然收缩!苏父的提醒,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印证了他心中最深的疑虑!

“这个人,背景很复杂。”苏父的声音带着一种翻阅尘封档案般的沉重,“他早年留学日本京都帝大,师从内藤湖南。内藤是什么人?日本‘支那学’的鼻祖!他的‘唐宋变革论’、‘文化中心移动说’,表面是学术,骨子里是为日本侵华张目、瓦解我民族自信的理论工具!李默然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林阳的心沉了下去。内藤湖南!这个名字他前世在历史研究中就深有了解,其学术理论确实包裹着浓厚的殖民主义和政治意图!

“1937年他回国,时机非常微妙!正是卢沟桥事变前夕!”苏父的声音带着刺骨的寒意,“回国后,他利用学者身份,活跃于北平文化界,与当时许多亲日文人过从甚密。虽无直接证据表明他参与了情报活动,但他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中日文化同源’、‘东亚共荣是历史必然’的文章,在当时影响极坏,客观上为侵略者提供了文化上的‘合法性’辩护!北平沦陷后,他虽未公开出任伪职,却安然无恙,继续在大学任教,生活优渥。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苏父的语速加快,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下:

“解放后,他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在文化界的人脉,以及……善于钻营、左右逢源的本事,摇身一变,成了‘进步学者’。他积极批判过去的自己,参与新文化建设,甚至在一些国际文化交流中表现活跃,逐步洗白,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父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警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披上羊皮,依旧是狼!他的思想根基从未改变!他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是冷的!是虚的!他内心深处,依旧是那个信奉‘强权即真理’、视中华文明为‘研究标本’而非精神家园的冷血者!他能在核心专家组站稳脚跟,靠的不是学问,是伪装和钻营!更可怕的是,他背后很可能还残留着当年那条线上的影子!周文彬那个所谓的‘文化交流促进会’,与他就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周文彬!果然!省城毒网的触角,通过李默然,已经深入到了国家教育的最高神经中枢!

“我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苏父的声音压得更低,几近耳语,“得知李默然在京都帝大期间,不仅学术上受内藤影响极深,生活上……也与当时日本军方某些背景复杂的‘文化顾问’交往甚密。有迹象表明,他可能接受过……某种特殊的‘训练’和‘使命’。他的‘冷血’,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更是……技术上的!”

特殊的训练?技术上的冷血?

林阳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抽屉深处那惊鸿一瞥的金属冷光!老式发报机!苏父的暗示,如同最后一块拼图,瞬间将所有的线索——李教授刁难时的精准狙击、抽屉里的异常物品、与周文彬的关联、以及那份深入骨髓的、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冷漠——严丝合缝地拼凑在一起!

一个精通学术包装、深谙伪装之道、掌握特殊技能、内心冷血、且与敌对势力藕断丝连的“学者型汉奸”!其危险性,远超那些舞刀弄枪的明面敌人!

“林阳,”苏父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托付,“你和薇薇现在的位置,极其关键,也极其危险!李默然这条毒蛇,盘踞在核心,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阻挠教材审查或者技术平台!他很可能在利用这个位置,窥探机密,传递信息,甚至……为更大的破坏行动做准备!你们必须万分小心!既要搜集证据,又要保护自己!他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我明白,苏伯伯!”林阳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握着听筒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一股冰冷的战意混合着沉重的责任感在他胸中奔涌。敌人就在身边,披着学者的外衣,却握着无形的毒刃!

“好孩子!”苏父的声音透着一丝欣慰,但更多的是凝重,“记住,在京城,不要相信任何人!除了你们自己!证据链要绝对扎实!必要时……可以动用你那些‘特殊’的方法,但务必确保自身安全!我会通过保密渠道,将李默然在日期间的部分可疑档案摘要传给你,作为参考。但核心证据,要靠你们自己去找!去挖!去把他那张画皮,彻底撕下来!”

“是!”林阳沉声应道。

电话那头,苏父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和一句简短的叮嘱:“保重。薇薇……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随即,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的嘟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