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你来了。”张部长没有回头,声音低沉沙哑,“情况你都看到了。部队…急需这批车。常规修复,时间来不及,也没有备件。”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和焦虑,眼窝深陷:“断裂的主传动轴,59式专用的型号,全国只有三个厂能生产,重新铸造、热处理、精加工…至少三个月!前线等不了三个月!敌人不会给我们三个月!”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林阳:“龙三汇报了你处理废料的手段。我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法子,是祖传秘术还是神仙点化!现在,我只问一句,这些要命的‘脊梁骨’,你能不能修?能不能尽快修好?!”
压力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林阳走到那根断裂的、碗口粗细的主传动轴前,蹲下身,手指拂过冰冷、断裂面闪烁着金属寒光的轴体。脑海中,“中级机械维修”知识飞速运转,分析着断裂原因(高应力冲击导致的晶间断裂),材质特性(高强度合金钢),以及修复的苛刻要求(必须恢复原有的强度和韧性,精度要求极高)。
直接修复断裂处?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几乎不可能达到原装强度。更换?没有备件。签到系统空间里倒是有签到获得的高强度合金钢锭,但尺寸和形状完全不匹配,而且如何解释来源?更别提还需要精密的锻造、热处理和机加工…
“修复断裂不可能。”林阳抬起头,迎着张部长陡然锐利的目光,语气平静但斩钉截铁,“给我图纸,给我材料,我试试…重新造一根。”
地下室里瞬间响起几声压抑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重新造一根59坦克的主传动轴?这比修复断裂还要天方夜谭!这需要全套的精密锻造、热处理、机加工设备和技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张部长的瞳孔猛地收缩,死死盯着林阳:“你确定?”
“我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最好的车床,最好的技工打下手…还有,我需要苏白薇研究员协助。”林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要求。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利用系统空间的时间流速差异进行关键热处理模拟,以及用合成功能进行最后的“精修”!
张部长沉默了几秒钟,猛地一挥手:“按他说的办!清场!去把李师傅调过来!通知苏研究员立刻过来!这里的一切,列为最高机密!”
军区内部的小型机修车间被临时征用,厚重的铁门紧闭,窗户被黑布蒙得严严实实。只有一盏大功率白炽灯悬挂在工位上方,照亮了工作台上一根粗大的合金钢毛坯、复杂的图纸以及各种精密的测量工具。
车间里只剩下三个人:林阳,被紧急调来的、有着“八级金工”称号、头发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的李师傅,以及刚刚赶到的苏白薇。她似乎刚从实验室出来,还穿着白大褂,金丝眼镜后的目光落在林阳和那根巨大的传动轴毛坯上,充满了凝重和探究。
“林阳同志,说说你的计划。”李师傅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老工匠特有的自信。他虽然对林阳的年轻心存疑虑,但军令如山。
林阳深吸一口气,指着图纸上复杂的结构和精度要求:“李师傅,锻造毛坯和初步车削成型,需要您的手艺。关键难点在热处理和最后的精加工。热处理要求极高,必须保证心部韧性同时表面高硬度,淬火介质配比和温度控制稍有差池就会报废…”
李师傅眉头紧锁:“这个我懂。厂里最大的盐浴炉控温精度不够,油淬的均匀性也难保证,风险太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淬火这一步,交给我和苏研究员。”林阳语出惊人。
秦师傅和苏白薇同时愕然看向他。
“我需要苏研究员帮我建立一个精确的热传导和相变数学模型,实时监控工件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林阳看向苏白薇,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请求和一丝深意,“我需要最精确的理论指导,毫秒级的调整依据。”
苏白薇镜片后的目光急剧闪烁,她瞬间明白了林阳的潜台词:他需要她的知识来掩盖他即将动用的、无法解释的能力!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可以!给我数据参数!”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车间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战场。刺耳的金属切削声、锻锤沉闷的敲击声、淬火液沸腾的滋滋声混杂在一起。李师傅展现了他“八级金工”的恐怖实力,粗糙的毛坯在他手中如同被驯服的野兽,逐渐显露出传动轴的雏形,每一次车削都精准到微米。
而林阳和苏白薇则守在淬火槽旁。苏白薇的笔尖在草稿纸上飞速游走,复杂的公式和曲线不断生成,她清冷的声音报出一个又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温度、时间和介质配比参数。林阳则如同最精密的机器,严格地执行着她的每一个指令,同时,他的大部分精神力都沉入了系统空间!
在旁人无法感知的维度,林阳正用意念在系统空间内,以那块签到获得的高纯度合金钢锭为材料,疯狂地进行着模拟热处理!意念控制着空间内模拟出的高温炉、淬火油槽,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不同的温度曲线和冷却速度!每一次模拟,都消耗着他巨大的精神力,汗水不断从额角滑落,脸色也越来越苍白。但他必须找到那条最完美的、成功率最高的路径!
现实中的每一次淬火操作,都是他在无数次空间模拟后选定的最优解!即便如此,当滚烫通红的巨大轴体被吊入特制的淬火油槽,发出震耳欲聋的“嗤啦——”巨响,腾起滚滚白烟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阳和苏白薇死死盯着温度监控仪和轴体表面颜色的变化,苏白薇的语速快得如同连珠炮,林阳则根据她的提示和空间模拟的经验,不断微调着淬火油的循环速度。
每一次淬火完成,等待轴体冷却后,李师傅都会用最精密的仪器进行硬度、金相和探伤检测。前两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内部存在细微的应力裂纹或硬度梯度不达标。巨大的挫败感笼罩着车间。
第三次淬火前夜,林阳的精神力几乎耗尽,头痛欲裂。他靠在冰冷的机床旁,闭目强忍着眩晕。一杯温热的、带着浓郁苦味的浓茶递到他嘴边。
“提提神。”苏白薇的声音很轻。她看着林阳苍白的脸和紧闭双眼下浓重的阴影,眼神复杂。这两天,她清晰地感受到林阳身上那种远超常人的专注力和某种…无法解释的、仿佛能“预见”工艺结果的直觉。这绝不是数学模型能完全解释的。
林阳睁开眼,接过搪瓷缸猛灌了几口,苦涩的茶味让他精神一振。他看向苏白薇,低声道:“苏姐,这次…用‘方案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