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匠看了他一眼:“你一个教书先生,学这干啥?”
“我觉得这榫卯里有学问,”林文轩摸了摸书架上的云纹,“凸的和凹的能严丝合缝,不就像人与人相处,得有来有回,互相迁就吗?我想弄明白,讲给学生听。”
陈木匠笑了:“你这先生,倒会琢磨。想学就来,我教你做个小玩意儿。”
林文轩每周都来木匠铺两三次。他不耽误陈木匠干活,就在旁边看,有时帮着递递工具,有时就拿着小木块,学着做简单的榫卯。陈木匠教他做“直榫”“燕尾榫”“格角榫”,每种榫卯都有不同的用处——直榫简单,适合做隔板;燕尾榫牢固,适合做抽屉;格角榫好看,适合做柜子的转角。
“做榫卯,得静下心,”陈木匠用凿子凿着卯眼,木屑飞溅,“心里乱了,手上就没准头,榫头大了,卯眼小了,都不行。”
林文轩深以为然。他发现,做榫卯和做学问很像,都得严谨,不能马虎。他把自己做的榫卯小木块带到学校,讲给学生听,说:“你们看,这木头凸的和凹的能合在一起,就像知识和疑问,有了疑问,再去学知识,才能把道理弄明白。”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跟着他学做简单的榫卯,教室里多了些刨木声、凿木声,像首热闹的歌。
这天,林文轩带来个旧木箱,是他爷爷留下的,箱角的榫卯松了,关不严实。“陈师傅,这能修吗?”
陈木匠接过木箱,看了看松脱的榫头:“能修。”他把箱子拆开,用砂纸把榫头和卯眼打磨干净,又在上面涂了点鱼鳔胶——这是用鱼鳔熬的胶,粘木头特别牢,还不怕水。等胶干了,他把榫头重新敲进卯眼里,木箱顿时严丝合缝,关起来“咔哒”一声,像新的一样。
“这鱼鳔胶真管用!”林文轩赞叹道。
“老法子了,”陈木匠收拾着工具,“比现在的化学胶好,不伤木头,时间越久越牢。”他看着林文轩,突然说,“我这木匠铺,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梁有点松,你要是有空,帮我看看?”
林文轩当然乐意。他跟着陈木匠爬上屋顶,发现是梁上的榫卯松了。两人合力把梁抬起来,清理干净榫头和卯眼,涂上鱼鳔胶,重新安好,屋顶顿时稳了不少。
“多亏了你,”陈木匠擦着汗,“我这老骨头,爬不动屋顶了。”
林文轩笑了:“您教我学榫卯,我帮您修屋顶,这不也是一种榫卯吗?您是榫头,我是卯眼,正好合上。”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