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因果不空

傲视神仙界是百花宫宫主牡丹仙子的标签,对痴恋男神男仙而不被接受的女神女仙们从不正眼瞧之。在牡丹仙子看来,女神女仙倾慕男神男仙是愚蠢和卑微的表现。因此,她对娲皇的情感永远无法理解。但是,下凡历劫的过程却让她倍尝情感之苦,也让她倍尝不被众人理解反受诽谤、诋毁的人生之苦,更让她倍尝女性治国理政的艰辛与不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因果的关系便是种子与果实的关系,无论种下善因还是恶因,收获的果都是种下因的万倍。

牡丹仙子下凡历劫的角色便是大唐武则天。

这牡丹仙子本是洛阳白马寺牡丹修成,根性里便有佛法深融,所以对佛法充满正信正念。当初,为她下凡历劫,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为她特意选了并州文水武士彟家。因武士护与唐高祖李渊有故,隋时同在朝廷为官,后为李氏取隋代唐、李渊称帝立下大功,在唐高祖时代任都督之职,其妻相里氏病逝后续玄的杨氏夫人笃信佛教,从少女时代就礼佛诵经,因为虔心修行连出阁的黄金时代也错过了。武士彟迎娶杨氏时,杨氏已是大龄‘’剩女‘’,但这杨氏容貌清丽、聪颖智慧、知书达理、淑名远扬,是武士彟十分中意之人。嫁入武家后将府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上敬下合的贤惠更是深得人心,对先夫人留下的两个儿子更是极尽周全,治家才干和为人处事均在先夫人之上,因此深得武府上下人心,是武士彟十分上心的贤内助。

武则天先天的慧根加上后天家庭的熏陶,七岁时便已是美名远播的传奇女神童。在‘’周身环碧翠,犹觅后庭花‘’的大唐王朝,充实后宫以绵延皇嗣是家国大事,十四岁的武则天便在遴选嫔妃的大潮中入了宫,十四岁的武则天有着超乎同龄人的从容气质和不凡智慧,很快便在众靓女中脱颖而出。随着名字由入宫时的‘’武珝‘’变为唐太宗李世民赐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心里深深打上了李世民的烙印,被封为才人并在朝堂帮唐太宗处理政事的武媚娘,整个心思都在太宗身上,那种纯白的仰羡和思慕比女娲对鸿均老祖的感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由于一波三折的种种原因,唐太宗与武媚娘的情感只停留在美好的精神世界,但这种感情对武则天而言却成了一生的执着,她的人生也便因这份情感而跌宕起伏、扑朔迷离、风起云涌。

她一生为保护、坚守太宗苦心经营的李唐王朝夙夜操劳、呕心沥血、受尽辛苦却遭受误解、诽谤、辱骂及亲人的叛离。她气宇非凡、才智过人、胸怀若谷、悲愍苍生的慧根,使她治理的时代成为承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的难得盛世。同样,她的贡高傲慢、视男女情感为浊垢的执念,也让她在人间历劫的情感心路中倍受泼脏水之万劫,至今,各种野史对她的说法仍然垢病累累,最客气的说法也是‘’淫乱朝不乱‘’。

当初的牡丹仙子目空一切,恃资傲物,天界的男神男仙们只有远看的惊艳,不敢有靠近的辄想;那些女神女仙们常常在牡丹仙子清高的眼神中自惭形秽,尤其是那些在情爱中受伤的女神女仙们,更是把牡丹仙子视男神男仙如无物的超然洒脱奉为励志的偶像;男女神仙皆对牡丹仙子不受天界约束的自由潇洒羡慕至极。连王母有一次也感叹:‘’本宫本也可如牡丹仙子般拥有自由潇逸的生活……。‘’

可是,在人间历劫的牡丹仙子,在感业寺受尽屈辱和管束;从感业寺二次入宫的每一天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如履薄冰;用整个的生命守护李唐江山却被误解谩骂;力济苍生却招来无中生有的辱骂;置身朝政无一日逍遥自在。想一想,哪一劫不是果报所致,消业真不是件容易之事啊!两千年来,真正能懂武则天的人有几个?无字碑的大智慧大境界又有几人真切体会?

一个有正信正心正念的虔诚佛弟子,一个以殊妙悟性与超群智慧而即将成菩萨的仙子,因业力的障碍,要为消业历如此之深劫,以真切的示现阐明因果不空、果报成倍的真理,末法时代的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现象,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果报会有几人思虑?

从人间历劫后回到百花宫的牡丹仙子性情大变,改‘’百花宫‘’为‘’融惠宫‘’,第一时间到紫竹林拜见观音,深心忏悔自己往昔不如法之种种,并深感自己离成圣成菩萨还有很大距离,要再继续修行……。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回过头来再说那日紫云在紫竹林看到武则天在佛堂祈求观音的事儿。那一幕发生在唐嗣圣元年的阴历二月十九的下午。当时,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哲(后改名为李显)登基继承大统,称为中宗皇帝。身为太后的武则天心中根本无法放下朝政,仍如高宗在位时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与朝政连为一体。中宗雄心勃勃想亲政,但武则天深知时机不成熟,野心与智慧不相匹配的韦后兴风作浪,若不及早扼制,定会毁了李唐王朝。恰这时,受韦后怂恿,中宗为扩大自己权势打算授韦后之父韦玄贞以侍中之职来加强自己对抗武后的力量。深知韦后心思的宰相斐炎坚决反对,在朝堂与中宗发生争执。中宗负气说:‘’朕是大唐的皇帝,把天下授与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何况侍中一个官职呢!‘’

此话一出,在朝堂上下、前庭后宫引起了不小震动,武则天的担心越来越大了。

‘’中宗刚即位,就把外戚扶上高位,长此一往,只怕大政都被外戚操纵了,如何了得。‘’听了斐炎讲述的武则天脱口而出,裴炎便也知道了太后的心思。于是,本不想直接插手朝政的武后传令百官集于乾元殿,由斐炎宣旨道:‘’太后有旨,即日起废皇帝为庐陵王。‘’当时,中宗被侍卫搀扶着走出乾王殿,随后,将庐陵王全家贬往均州。

不久,立相王李旦为帝,称睿宗。

想想已故的太子李弘和次子李贤,念念如今又举家远走他乡的庐陵王,看看眼前生性儒弱、与李治如出一辙的睿宗李旦,武则天心泪奔涌,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与绝望,嗣圣元年农历二月十八晚上武则天在佛堂放声痛哭,向佛菩萨诉说自己出离娑婆的真心,祈求佛菩萨接应她魂归极乐。待情绪稳定后向佛菩萨发愿:从此专心礼佛,不再问前朝事。当晚她便梦到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再三叮嘱她要继续全力辅佐新君,李唐王朝的继大成者将在新君李旦的子嗣中,这是天意。

于是,便有了大唐圣嗣元年农历二月十九下午武则天祈拜观音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