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其后,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轩辕、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脩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玄清所诵之言,大王可熟悉否?蒙毅可熟悉否?”
周清执案前一酒樽,一饮而尽,而后一礼看向上首,口中缓缓古语而出,王兄之所虑,其实周清能够猜到是什么。
也正是因为猜到是什么,才觉得王兄之艰难。
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陌生局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借鉴,没有一位如同商君那般的大才可以定下乾坤之力。
是所谓之艰难。
一言数百字,字字铿锵,清晰而又清凉的回旋在偏殿之中。
“武真侯所言商君法也,为商君觐见孝公论道之语。”
“期时,同大夫甘龙、杜挚等论辩,折服诸人,商君之法遂行!”
蒙毅身为郎中令,对于秦法之法自然了如指掌,大王颇喜《商君书》,对于商君书蒙毅都能够背诵下来。
又如何不清楚武真侯所诵之语句。
正是那一番话,说的甘龙、杜挚等哑口无言,也正是那一番话,鉴定孝公变法之心,是所以奠就秦国强大之根基。
“武真侯之言,商君之法当变?”
秦王政自然也知道王弟所言为商君之语,也知道王弟之言的深意,可商君之法不可轻变,尤其是这个时候。
若是中枢诸人其他人言语,秦王政都要觉得对方是否要祸乱秦国了。
“上古之时,道者法天地自然,创出万般法,可如今传下来的上古之法,百不有一,然细究其本源妙理,仍旧可以追朔到上古。”
“一如百年前的商君之法,也非凭空而出现的,细细探究其本源,实则在春秋以来的数百年间,已然出现,只是不显。”
“商君大才,给予理顺阴阳,塑造乾坤。”
“商君之法,当然可以变,但却非将商君之法扔掉,重新为大秦加持无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