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五章 该有个正儿八经的博物馆

说着开始朝古画上喷水:“其实古代字画修复使用的材料很简单,主要就是水,浆糊,纸张,剩下的就是手法和耐心。”

“像这些虫蛀和断裂的地方,需要重新弥补和粘连起来,用的材料最好是和原作相同的材料。”

“这些图使用的是乾隆御制的仿明仁殿纸,非常的珍贵,我们费劲千方百计,才从故宫调剂到几十张,一点都不敢浪费的。”

喷完水,周至开始根据画心的残损,将新得的明仁殿纸按照画心伤口的大小,裁剪出小纸条和小纸片来,刷上清水,一点一点地粘补到画心上。

这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作,粘合之前还要厘清纸张的纤维走向,笔墨线条的方向,不能产生错位,线条缺失的地方需要在脑海中补上缺失,将之连接起来。

这其实也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后期修补好后,还用用笔墨将缺失的这部分根据画意添补起来,最终才能修复到完美如新的程度。

当然这是针对清代字画而言的,如果是明代以前,那大多数修复者又讲究一个“修旧如旧”,往往故意留下一些无伤大雅的残损和污渍,以求保留书画的“古意”了。

一开始周至还给大家介绍一下修复的技巧和流程什么的,干着干着,渐渐也就安静了下来,变得专心致志了。

他的手脚很麻利,右手同时拿着笔刷,竹签和毛笔调整接缝宽窄和图画碎块手法极度熟练,敷贴修补材料也是快准狠。

任何手艺当你提高到一定的境界后,带给人的,一定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哪怕是你在给庄稼浇农家肥,都是如此。

如今的周至,已经差不多达到《卖油翁》里边“无他,唯手熟尔”的程度了。

很快,四幅古画的这一轮修补就到了尾声,桌上那个可爱的计时器“啪嗒”跳动了一下,声音很轻,但是足以将大家从“沉浸式观赏”当中唤醒过来。

“袁所,这几位都是我们这一届的同学。”周至抬起头:“他们对古籍修复工作都感到好奇,我就带他们来看看。”

所有人这才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穿着白大褂,气质优雅,一头白发的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