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书法用墨加了胶,然后反复锤炼,最终得到的墨锭磨出的墨汁在书写到纸上之后,就能够做到遇水不散。
包括绘画颜料同样如此,纸上往往会用矾进行固色,有时候多达十几次。
作品完成之后,不管再过百年千年,遇水都不会再晕散,这就是中国古代书画可以反复修复的基本前提。
一般传世的作品,每过五十年到一半年,都会重新揭表修复一次。
去除旧表,拼合画心之后,就进入了第二步动作——去除污渍。
书画的污渍包括许多中——水渍、霉变、虫渍、油斑……都在其列。
针对不同的污渍,去除污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分为物理去污法、化学去污法两种。
物理去污就是将纸面用大量的水浸透,然后用湿毛巾卷儿从作品中心朝外滚动挤压,将作品表面的污渍通过这样的方式挤压出作品之外,达到清洁的目的。
这个工作非常的有效,百年古画,洗下来的污水常常色如普洱茶汤,又浓又黑。
至于水渍、霉变、虫渍,留下的一半都是酸性痕迹,这样的污渍就需要用到化学方法。
比如常用的高锰酸钾去污加维生素c溶剂还原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经过初步清洗和修复污痕的作品,就进入到下一步大工步骤——揭托纸的工作。
揭托纸是重表书画的最关键的一步,需要将刚刚处理好的作品反过来,揭去新加上的用于固定的背纸之后,在将已经浸润湿透的旧表的托纸和背纸一点点取下来,留下最核心的“画心”。
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相当于画心的半条生命,行业中习惯将其称之为“命纸”。
因此显而易见,在揭托纸环节如果稍有不慎,必将伤及画心,如果手艺不够精细,将对书画造成最直接的损坏,甚至是造成无法再复原的损失。
要是石延年的《筹笔驿诗》在修复过程中遭遇到这般的损失,那周至和四表舅基本就可以定性为“民族罪人”了。
这个工作非常的艰难细致,耗时往往会很长,一般需要两天三天的时间,最烦难的可能会持续半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