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洪福钟问世!天籁之音!

数月之后,大明皇宫内,春意盎然,花香四溢。朱元璋坐在御书房内,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突然,一名太监匆匆步入,手持一封密信,神色凝重地禀报道:“陛下,密探汇报各藩王蠢蠢欲动,似有不臣之心。

朱元璋闻言,脸色更加凝重。他转身走回龙案前,沉吟片刻后,对太监吩咐道:“速召瀚弟与标儿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不久,朱瀚与朱标匆匆赶到御书房。朱瀚一进门便察觉到气氛的异常,他看向朱元璋,沉声问道:“皇兄,可是出了何事?”

朱元璋未直接回答,而是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了朱瀚。朱瀚接过密信,迅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朱标见状,也凑上前来,一同阅读密信内容。

“瀚弟,标儿,朕已决定削藩。”朱元璋缓缓开口。

“瀚弟,标儿,你们二人对此次藩王之事有何看法?”朱元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瀚沉吟片刻,回答道:“皇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确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削藩之事,势在必行。但此事需谨慎行事,以免激起不必要的动荡。”

朱标也接过话茬,语气中满是忧虑:“父皇所言极是,但削藩之路必将荆棘满布。儿臣担心,若处理不当,恐会引发藩王反弹,甚至引发内乱。”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朕已深思熟虑,削藩之事,需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第一步,便是直接削夺兵权,削弱藩王的军事力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将下旨,限制各藩王的护卫军数量,特别是边疆重镇的藩王,如燕王朱棣,其军事力量需大幅削减。瀚弟,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务必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朱瀚闻言,心中虽有千头万绪,但仍坚定地点了点头:“臣弟领命,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削兵权之事顺利进行。”

朱标见状,也连忙表态:“儿臣愿助皇叔一臂之力,确保朝中稳定,以防藩王有所异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从案上取过一道早已准备好的圣旨,递给了朱瀚:“此乃削兵权之诏书,你即刻前往兵部,调集人马,分赴各地,监督执行。记住,务必做到公正严明,不容任何徇私舞弊。”

朱瀚双手接过圣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臣弟定不负皇兄所托,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朱瀚领旨后,没有片刻耽搁,即刻前往兵部。一路上,他心中盘算着如何稳妥地执行这一艰巨任务。

抵达兵部后,朱瀚立即召集了众将领,将削藩之事一一道明。

次日清晨,朱瀚身着铠甲,手持圣旨,大步流星地走进了燕王府。燕王朱棣闻讯,早已在府内等候。他面色凝重,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皇叔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小觑的气势。

朱瀚微微点头,随即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来藩王势力日盛,有违祖制,朕心甚忧。为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特下旨削夺各藩王护卫军数量,特别是边疆重镇之藩王,需即刻执行。钦此!”

宣读完毕,朱瀚将圣旨递给了朱棣,目光如炬地盯着他:“燕王,你乃大明重臣,当知陛下之意。兵权之事,刻不容缓,望你速速执行。”

朱棣接过圣旨,目光在圣旨与朱瀚之间来回游移,最终沉声道:“皇叔所言极是,本王自当遵从圣旨,即刻执行。”

说罢,朱棣转身对身旁的将领们下令:“传令下去,即刻按照圣旨要求,削减护卫军数量。务必做到公正无私,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