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哭的最厉害的,我想可能是李小松的父母。
晚年丧子,人间至悲,哪有不伤心的?
院子里挤满了人,大部分没有系孝布,因为可能是李小松的平辈或长辈,只有几个半大的孩子,头上戴着白色的孝布。
房间里的哭丧一直持续到晚上,有时还哭晕过去,旁边好几个妇女蹲在地上劝说,可毫无效果。
第二天上午,还是有很多人来吊纸。
我们农村的习俗,老人过世,要停尸三天。如果是年轻人过世,第二天即可下葬。
大清早,就有好几个年轻人准备入葬事宜,三四个年轻人下地挖坟。八个抬棺人准备四根扁担和麻绳。
十来个孩子,戴着白色孝帽,其中两个举着高高的招魂幡,
其他的那孩子拿着裹着白纸的孝棒,他们不是很懂事,拿着孝棒和招魂幡打闹,后来被大人制止。
准备妥当,八个抬棺人将麻绳穿穿过棺材底部的铁环,系好麻绳,然后齐心协力,将棺材抬起。
可棺材刚刚离地二尺,其中一个抬棺人说道:“不行!落棺!”
“怎么回事?”一个主事人问道。他年纪五十左右的,头戴青黑毡帽,脸色黝黑,身体健硕。
“棺材太沉了,抬不动。”一个抬棺人说道。
“就是的。太沉了,骨头都要压断了。”另一个抬棺人也埋怨道。
“从没抬过这么重的棺材。”接着,其他抬棺人也都七嘴八舌的抱怨起来。
主事人这时有点慌了,他跟旁边一个人商量,说道:“可能小松不想走。”
“这可怎么办呢?”
“你跟小松关系好,劝劝他吧。”主事人对人说道。
那人于是走到李小松的棺材旁边,说道:“小松啊,我们都知道你走到冤,心中有委屈,可你得认命。
活着的时候,都这么好讲话,死了也别为难弟兄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