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孙策离世!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悄然攀升,丛林深处,万物复苏,鸟兽的踪迹愈发频繁,穿梭于枝叶间。一行人迅速行动起来,弓弦紧绷,箭矢如流星划破空气,不久,便收获颇丰,猎物纷纷倒地。

随后,他们熟练地剥去兽皮,放尽其血,生起一堆熊熊烈火。火光映照着他们专注的脸庞,一边是将野味架于火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搭配着醇厚的美酒,慰藉着饥饿的肠胃。

另一边,他们立于高处,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周遭地形,低声讨论着战略布局,如何在长坂坡这险要之地,布下天罗地网,以拦截曹操一行人的步伐。

长坂坡,这片被凤凰山与熊家山紧紧环抱的土地,两侧峭壁如削,即便是机敏的猿猴也难以攀越。

长坂坡之南,延展着一片古老而神秘的云梦泽遗迹,岁月悠悠,昔日浩渺的湖面已悄然沉积,化作了广袤的陆地,却仍遗留下片片涝泽与湖泊,宛如大地的泪滴。漳河与沮河在此地悠然交汇,最终携手汇入浩荡长江,述说着千年的水流故事。

此地地形,蔚为奇观:两侧山峦挺拔如剑,中央地带则温柔低陷,密林深深,仿佛自然为勇士们铺设的隐秘庇护所;而外围,大河如巨龙横卧,阻断了一切轻易通行的可能。如此地利,无疑是伏兵待发的绝佳之所。

但是刘耀为了这次能够赶在曹操等人前面抵达长坂坡,只能出动五万骑兵和三万重步兵。

那些重步兵,还都卸甲,骑乘着马匹赶路。

若是刘耀手上十五万人,他完全就可以彻底封锁这里。

但是现在以他八万兵力实在是太过于薄弱。

在兵法的微妙言辞中,有这样一句话:“若专注于前方,则后方空虚;若偏重左侧,右侧便成破绽;若处处设防,实则处处薄弱。”此言道出了战争的残酷真理:一旦敌军集中锐气,专攻防线之一点,整条防线便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瓦解。

戏忠的目光悠悠地掠过眼前广袤的地形,缓缓启齿:

“此地的防线延展过宽,对我军而言,防守实为不易。不妨调动所有兵力,并征召邻近百姓,一同挥汗如雨,挖掘数道深深的壕沟,再层层累筑起高峻的壁垒。如此,我们便能依托这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抵御来犯之敌。”

刘琮与曹操,二者如龙虎相争,沿途你争我夺,其推进之速,自然缓慢如蜗牛。只需争取到五六日的宝贵时光,我们就能修筑出这条防线。

戏忠之计颇为精妙,主张多筑壁垒,层层设防,若能坚守十日,即便并州铁骑,亦只能步步维艰,蹒跚至长坂坡前。

然而,郭嘉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志才,你所言极是,以战壕之固,拖延敌军,确是良策。”

“只是方才,文和先生密信传来,言及曹操与刘琮已有联手之兆,其大军距此已不足五十里之遥!先锋部队,转瞬即至。”

“不如这样安排,命黄忠老将军率精兵万人,先行至长坂坡之北,布下赫赫军阵。切记,要多竖旌旗,营造出兵马浩荡、声势震天之态。那敌军先锋,人数寥寥,乍见如此雄壮之景,定会心生怯意,不战而退!”

此刻,刘琮与曹操的两大势力,正如两条蛟龙般一路翻涌南下。

许攸与程昱,此二人岂会不知长坂坡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他们与刘琮之军,一路上如同两股纠缠不清的藤蔓,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双方皆欲阻对方前行之路,却又谁也难以将对方彻底压制。

最终,还是许攸出面,一番斡旋之下,促成了两军联手之势。

恰在此时,一阵急报如寒风般穿透营帐,传来长坂坡失守的噩耗。

曹操闻讯,不假思索,即刻令夏侯惇率前锋疾驰,誓要夺回长坂坡。他意欲趁着刘耀新至,根基未稳,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猛攻,为自己在这乱世中劈出一条生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转瞬间,战场焦点汇聚于长坂坡。

赵云目光中闪烁着疑惑,望向刘耀,言辞中带着几分不解:

“主公,我军团本可先发制人,直取江陵。届时,即便无法固守,只需一把大火,将城中粮草军械化为灰烬,曹操与刘琮必将陷入绝境,无处容身,只能四处奔逃。如此,胜利岂不唾手可得?”

郭嘉闻言,顿时放声大笑,笑声爽朗如风掠过林梢:

“哈哈哈!子龙将军,真乃智者之姿也!假以时日,悉心栽培,你定能成为举世罕见的将星,熠熠生辉!”

“眼下的局势,曹操与刘琮便是我们志在必得的鱼儿,而江陵城,便是那诱鱼入瓮的香饵。饵悬于水,鱼必趋之;饵一旦失守,鱼自散去,不再徘徊!”

“试想,若无江陵城这枚诱人的钩子,曹操、刘琮必将如脱缰野马,四处流窜。他们定会沿途裹挟无辜百姓,焚毁城池无数,重演那‘坚壁清野’的残酷戏码。如此一来,荆州大地必将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此乃主公所不忍见,亦是我等誓要阻止的灾难!”

“我们麾下数十万并州铁骑,浩荡南下之际,后勤补给线绵长且艰难,犹如细线维系着巨兽之命。唯有就地征召兵勇、征收赋税、筹集粮草,方能支撑起这庞然大军的日常损耗。是以,迅速消灭或击溃曹操、刘琮,保全一个较为完整的荆州,成为了延续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

“故而,夺取江陵虽是一场战术上的小胜,却在战略层面上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反之,于长坂坡设伏,虽在战术上略显失利,却为战略大局赢得了宝贵的转机。”

郭嘉轻摇羽扇,目光深邃地望向赵云,言辞间透露出运筹帷幄的智谋。

赵云闻言,神色凝重,抱拳行礼道:“末将已了然于胸。”

言归正传,刘耀与戏忠二人一声令下,麾下士兵迅速行动起来,着手构筑防御工事。

首道防线,选址于北坡之口,二人巧思妙想,命人砍伐周遭林木,编织起一条绵延四五里的长栅,宛如巨龙蜿蜒。其后,帐篷密布,旗帜林立,长矛如林,更兼篝火熊熊,映照夜空,营造出一种肃杀之气,烟雾与火光交织,蔚为壮观。然而,此线防御,竟未置一兵一卒!

实则,此乃一条虚张声势之防线,全凭“玉面屠夫”之威名,意在震慑来敌。不求长久隐秘,但求能拖延敌军一时半刻,哪怕几个时辰,亦是胜利。

在那辽阔疆域的中腹地带,构筑起了第二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此地,长坂坡,一片荒凉而幽深的所在,人迹罕至,唯有草木欣欣向荣,年复一年地累积着枯枝败叶、干草残枝,有的地方,这易燃的堆积竟厚达数尺,仿佛大自然特意为此战备下的火药库。

一旦敌军的铁蹄踏入这片看似静谧的土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焰,便将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天堑。

至于那至关重要的第三道防线,则是实打实的兵力集结之地,没有丝毫花哨,唯有铁血与坚韧。前方,是深不见底的壕沟,如同巨兽之口,静待猎物。

四周,密布着尖锐的鹿角障碍,直指苍穹。

刘耀将并州铁骑全都安置在防线之外,随时准备进行冲杀。

……